扶阳理路(一)
2011-09-01 09:22:37   来源:   评论:0 点击:

这里主要谈的是扶阳的思想以及建立这个思想的基础。但是在进入这个主题之前,因为一些特数的因缘,促使我死啊看哦了另外的一些相关的问题。现在是21世纪了,我们中医确确实实有许多问题需要思考,比如中医的阵地...

上面我们看到《易》里面的一个看法,《内经》里就是这样一个看法,那么后世呢?这里略微据一个例子,产品那个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,后世崇阳思想是显而易见的。比如《春秋繁露》所说:“物随阳而出入,数随阳而始终。”万物是随阳而出入的,春夏为什么会发陈,会万物蕃秀?因为阳出来了,万物也出来了,所以有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景象。秋冬为什么会凋零你呢?因为阳入了所以万物也随着入,就陷入一片凋零。为什么冬天了,南国还可以出现一片绿树春风,而北方却是冰天雪地,那是因为南方以阳出位主导,北方以阴入为主导,所以生在南方的人,还是比较幸福,能够一年四季看到郁郁葱葱,到北方就不行了。“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,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”昆虫大家都知道,入冬之后,甚至入秋之后就潜藏起来了,到春天惊蛰,阳气生发之后他就出来了。我们在看这个“草”的造字,它的上面是两个十,中间是一个日,下面是一个十,实际上就是“三十日为草”。这意味着什么呢?三十日是多长时间呢?是一个月。说明这个草是什么,神农尝百草,尝的究竟是什么,草为什么会有不同?实际上就是这个“日”的不同,有的摒受的阳气多一些,有的少一些。禀受少的就寒凉,禀受多的就温热。中医讲的“四气”寒凉,实际上就是讲的这个草所含的“日”的多少,所以神农尝的,不外乎就是这个东西。或者说更重要的是尝的这个东西,而不是好吃不好吃。《中藏经》里讲的也很清楚:“阳者生之本,阴者死之机基,阴宜常损,阳宜常益,顺阳者生,顺阴者死。”这里讲的已经很明白了。张景岳在《传忠录》里实际上对上面的话做了一个解释:“人得天地之气而生,而有生之气,即阳气也。”《内经》里讲:“人禀天地之气以生”那么这个主生之气是什么呢?阳气也。所以“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,而况无阳乎?故阳惟畏其衰,阴惟畏其盛。”阳气如果不是很旺的话,生意就会有问题,所以人最怕阳气衰,阴气盛。因为《中藏经》里讲:“阴宜常损,阳宜常益,顺阳者生,顺阴者死。”所以“凡万物之生由乎阳,万物之死亦由乎阳。非阳能死物矣,阳来则生,阳去则死。”所以人的死并不是这个形体消灭了,而是阳气去了。

《内经知要》里面也谈到了:“天之运行唯日为本,天无此日则昼夜不分,四时失序,晦瞑幽暗,万物不彰矣。在于人者,亦为此阳气为要,苟无阳气,孰分清浊,孰布三焦,孰为呼吸,孰为运行,血何由生,食何由化?与天之无日等矣,欲保天年,其可得乎。”

天的运行以日为本,大家想想,没有日还有昼夜吗?还有春夏秋冬吗?人与自然相应,人的生命的运行,以什么为本呢?对于人来说,身无阳气,如天舞日光一样,暗无天日要健康长寿,那是万万不可能的。而《医理传真》讲的就更加形象:“子不知人之所以立命者,在活一口气乎”确确实实,每个人这一口气上不了,就呜呼哀哉了。那么这个气是什么呢?就是阳!故“阳性一寸,阴即行一寸,阳停一刻,阴即停一刻”,“可知阳者,阴之主也,阳气流通,引起无滞”如果“阳气不足,稍有阻滞,百病丛生”郑钦安这里已经点的很透,为什么要扶阳,为什么要温热,就是要保证阳气流通,阴无阻滞,这是健康的根本。以上的扶阳理念仅仅是泛泛而谈,大家可以循此深入。如果真正地深入了,就会发现整部《内经》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观点。但也许有人提出来,《内经》讲:“阳气者,若天与日,失其所则折寿不彰。”可是为什么有讲:“奉阴者寿”呢?它与“阳气者,若天与日,失其所则折寿不彰。”这句话有没有矛盾呢?没有矛盾!因为奉阴阳就能不失其所,“奉阴”讲的是什么呢?讲的就是阳气的收藏!所以,阴阳的关系一定要搞清楚。

 

强调伤寒实际上是强调阳气,阳损了,人就亡了,这些问题恐怕应该引起每一为有志于研究中医的同人们的思考。

相关热词搜索: 理路

上一篇:脉迟与脉数
下一篇:扶阳理路(二)

分享到: 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