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阳理路(一)
2011-09-01 09:22:37   来源:   评论:0 点击:

这里主要谈的是扶阳的思想以及建立这个思想的基础。但是在进入这个主题之前,因为一些特数的因缘,促使我死啊看哦了另外的一些相关的问题。现在是21世纪了,我们中医确确实实有许多问题需要思考,比如中医的阵地...

这里主要谈的是扶阳的思想以及建立这个思想的基础。但是在进入这个主题之前,因为一些特数的因缘,促使我死啊看哦了另外的一些相关的问题。现在是21世纪了,我们中医确确实实有许多问题需要思考,比如中医的阵地越来越萎缩,是不是真正的麻、痘、疹、疳少了以后,中医用武的地方越来越少了?这个是值得大家探讨的。中医的问题怎么做,就是在新的时代里,中医当然要与现代社会接轨,当然要争取现代人的理解、支持,这是一定的。中医一定要融入现代社会,为代人服务。为了做好这个服务,我们自身的队伍应该怎么办?是研究一套现代的语言或方法,让现代人接受我们,还是先要做好我们的本分。举一个例子,现在大家都很清楚,每年五一、一长假去哪儿的人比较多。不是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,而是九寨沟、黄龙这些风景区。那我们是先修好一个九寨沟、黄龙再来修机场、高速公路,还是先有了九寨沟、黄龙我们再去修修机场、高速公路呢?显然要做后者。大家想想没有九寨沟、黄龙,机场、高速公路修的再好又有谁去呢?所以,我觉得中医应该回到自己的本分上来,好好地做好自己的本分。比如一个风湿病患者,我们是探讨完了中医对其体内T淋巴细胞是如何改变的之后再来治疗疾病,还是认认真真地回到我们的本份上来。我认为这个问题不用在做讨论了,我们应该很快地回到中医上来,回到经典上来,我们怎么看待这个内风湿?他所表现的,有两大问题,一个是疼痛、一个是功能障碍,当然还有局部的肿胀。对于这样一个障碍,我们能不能回到本份上来,从理论上提升,进而知道实践呢?我们的中医嗨有没有这个余地?我想是有的。我们直接进入到《内经》进入到经典,甚至直接从字面上去思考,就能发现一些问题。比如‘疼痛’,他的主因是什么?怎么去解决它?这个问题很复杂,其实也很简单。古人造字是很奇妙的,这个疼痛的“疼”字,里面是什么呢?是个冬,冬是冬天,冬天就是寒冷,那冬天的形是什么呢?就是水,就是北方,所以,这个冬字告诉我们,疼是跟寒跟水有决定性的关系。没有寒,没有水,就不会有疼痛。他就把疼痛的主因告诉我们了。回头再来看看《素问》举痛论,共举了十四种疼痛,其中十三种都跟寒有关。只有一个是热引起的。为什么“举痛论”所举的十多个都跟寒有关系呢?为什么“举痛论”举得是十四个,而不是十三个呢?为什么要造这样一个字呢?这就要谈到术数问题了。《左转》里面讲到;“物生有象,象生有数”那么这个十四后面是一个什么象呢?是一个水象,一个寒象。14实际上就是一个6,因为周易里有一个规则,它是用8,超过8要减去8,剩下来的就是6,6是坎数,是北方水数,是寒数。所以举痛论的各个方面跟这个寒是一气相通的。大家想想,难道是巧合吗?这里面有很深的东西要去研究。那么在看看这个痛,痛字里边是什么?是个甬,甬就是古代的道路。所以我们交通的通字,就是这个甬字加一个走字旁。如果甬字加一个病字旁,说明什么问题呢?说明这个通道失去功能了,通道不通了。你看看,古人的造字确实令人赞叹。就一个痛字,我们老百姓都知道不通则痛,痛则不通。实际上这个造字就把痛的内涵告诉你了。那么人身上什么不通呢?脉络不通,血脉不通。而人身主血脉的是谁啊?是心,心主血脉。所以又回到十九条病机上来了,病机十九条不是讲了诸痛皆属于心嘛!这样谈了。我们就知道,这个痛跟心肾有绝地你的的关系,也就是跟南北有决定的关系。这个因在北,就是寒,也就是疼所蕴藏的意义,寒跟水,最后落实到哪?落实到心,这就产生了疼痛。所以,要解决疼痛的问题,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。当然,中医需要各个方面的研究,但是,我想中医更应该着手这一方面的研究,因为这样的研究,我们可以直接切入到治疗里面,切入到理性的认识上,理性认识提升了,你的疗效肯定会提高一个层次。古人讲,事理不二,在理面,你上到了那个位置,所对应的事,也会上升到那个位置。那么为什么脉络不通呢?因为寒。因为水,大家都知道,寒主收引,他会直接影响到脉络的畅通。但另外一方面,他为什么与心有这样密切的关系呢?因为心为阳中之太阳,是太阳啊,日照当空,阴霾自散啊!如果心的阳气充足的话,寒水是起不了作用的,这就归结到阳气不行的问题上来了。所以疼痛要解决,不困难,实际上也不复杂,理论上有这样一个认识后,我们就会想办法解决。所以治疗内风湿很主要的一个药就是附子、五头一类的东西。他们的性是什么呢?热性,他就直接破除了寒与水,所以疼痛的这个因就可以破除了。另外,以附子来说,他有很强的温阳、扶阳作用,这又解决了心的问题,所以它是治疗类风湿的很主要的药物。当然,还有很多其他的药,但都不离这个思路。也就是说,这样一个思路,一个理论,一旦建立起来,疼痛没有解决,你也不会瞎弄。也有一个解决的路子。

还有一个事功能障碍,比如类风湿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晨僵,这就是功能障碍。它是怎么引起的呢?我们人体很重要的一个功能要落实到哪里?落实到筋上。为什么筋会出现问题呢?这个问题还是可以回到《内经》里来,大家很熟悉一句话:“阳气者,精则养神,肉则养筋”,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“阳气在精的状态,他就能养精,如果处在柔的状态,他就能够养神。”哪么阳气处于精的状态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?之久需要我们去研究,而这个研究还是要回到经典中来。素问里有多处提到过精的问题,比如《素问.六皆藏象论》里说:‘肾者,主蛰,封臧之本也,精之处也。“我的弟子刘力红在《思考中医》里也谈到过这个问题,精实际上就是阳气处于封臧的这么一个状态。这个封臧的状态就叫精。处在藏的状态就可以养神。阳气处在藏的状态最典型的就是睡眠。大家可以感觉的到,睡眠好了是不是很精神,睡眠不好是什么样子,神疲、乏力、为什么 会这样,阳气在精的状态不好,不成功,所以养不了神。现在睡眠是一个大问题,国际上都有睡眠协会吗?实际上,中医的用武之地,无处不在。时代越往前走,用武之地就越广。过去的人睡眠问题没那么多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没有那么多想法。现在人不一样,股票、生意、工作、前程考虑的太多,怎么能不失眠啊!所以,许多现代病,都可以在经典中找到答案。这就是中医的强项,中医出人头地的地方。接下来讲“柔则养筋”,呀纳气处在柔的状态,就可以养筋,那柔的状态又是什么?,《说文》里说:“木曰曲直”曲直是什么啊,他就是伸曲,就是柔的状态。动的状态,也就是阳气处于柔的状态,他就可以养筋。太极动而生阳,静而生阴,这里阳气静而养神,动而养筋。静讲的是秋冬收藏,这个过程能养神,东讲的是春夏生长,这个过程能养筋。如果这个国产受到了阻碍,受到了伤害,筋就不能养了,就会直接带来伸曲不利,活动受限,这又归结到阳气上面来了,还是个阳气的问题。阳气失用导致的这个功能障碍,是有据可考的。分析到这个地步,大家的心里就有底了,这个功能障碍的原因,就是阳气柔的状态出现了问题,你怎么去恢复这样一个生发,这个问题解决了,功能障碍就会恢复正常。

接下来是肿胀,肿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?“诸湿仲满,皆属于脾”所谓肿胀就是湿的问题,湿不流通。为什么会不流通呢?脾阳不振啊!脾不能运化水湿,水湿就聚集筋络关节。所以类风湿,经过了我们的本份,做了这么一个研究后,自然就有了法,就有了方。

所以我感到,作为中医,更要做的是理性的思考,思考多了,就会理直气壮,就会腰杆挺直。这样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越来越多。否则,大家想想,现在的东西我们要搞,搞多了,能够开阔思路吗?这是值得考虑的。现在看来,现代的东西,不但不能帮助中医解决问题,反而会困住我们的手脚。现在进入今天的主题谈谈扶阳的相关问题。

扶阳大家应该很清楚,仲景学说的特征是什么?这一点,恐怕很多人都做过研究,探讨。这个特征归根到底就一个扶阳的问题。而所谓的扶阳,就是用热药,就是用温药。用温药好像跟这个时代格格不入,所以很多人都怕姜桂附,偶尔用一下,也是轻描淡写,或者认为热药只是适合在某个地方,比如,四川,那是出火神的地方。但世纪情况并非如此,用热药,四川用大量的人再用,云南、上海、广西都有人在用,云南有吴佩衡、上海有祝味菊、广西有刘力红。我听刘力红谈起过,曾经有一批马来西亚的人去拜访他,当时他的另一位师父李可老中医正好在广西,他就请李老给他们看一看,李老看完以后,开的方子里面全部都有附子,后来每一个人吃了效果都非常好。

新马在赤道上,哪里没有冬天,阳热应该很盛。为什么用附子用一样的效果,显然,这不是地域问题,这是扶阳理念的问题。阳为主导,阴为随从,这和现代的中医理论有很大的差别。现代教材将阴平阳秘,将阴阳平衡,没有主导。所以这样沿袭下来,就造成了许多误会,形成了许多偏见。实际上,我们分析阴阳理论的渊源,他就明确强调了阳为主导。有关这个主导问题,大家可以看一看《易》, 《易》这门学问主要是谈阴阳的,因为《易》,你看它的构造,就是一个阴爻,一个阳爻。所以古人给它的定位是“易以道阴阳”。而且从《易》里面看,确确实实是阴爻一半,阳爻一半,好像是平衡,各占50%,没有人控股。没有控股怎么办?大家的股份都持平,好不好办事呢?反而不好办事。
   那我们可以看一看,易里面,虽然阴爻和阳爻是一样的,是相等的,但是它有一个主导,这个主导我们可以从干卦里面去认知,乾卦的“彖”里面讲到了“大哉干元,万物资始,乃统天”。乾卦是什么呢?大家知道乾卦是六爻皆阳的卦,是一个纯阳卦,这样一个纯阳卦有什么功能呢?它讲到了大哉乾元,万物资始,它是统天的。那么干实际上就是阳,万物资始,有赖于这个阳,天道的统领也有赖于这个阳,也就是说它是控股的。乾完了以后,接下来就是坤,坤是六爻皆阴的代表, 《周易》在描述这个阴的时候,怎么讲的呢?“至哉坤元,万物资生,乃顺承天”,坤是六爻皆阴,万物的资生就有赖于这个坤阴。一个万物资始,一个万物资生。虽然万物生长靠太阳,也就是讲“万物资始”,可是万物是生长在哪里的呢?不是生长在太阳上面, 是生长在坤阴上面,所以它是万物资生,乃顺承天。一个是统天,一个是顺承天,这里面已经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“阳主阴从”的思想。
   所以在《易》里面,这样一个主从思想的脉络是很清楚的。我们再看看《系辞》:“天尊地卑,乾坤定矣,卑高以陈,贵贱位矣。”它是用贵贱来表达这个主从的关系问题。
    下面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阳,这个统天的东西的一些体用问题,以便我们加强对这样一个思想的认识。干是以天为体的,天体的这个用是什么呢?《易》里面也讲得很清楚,天体的用为行,为健。所以就有大家很熟悉的一句话,叫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。大家都知道清华的校训有两个,一个是自强不息,一个是厚德载物。自强不息实际上就是干的精神,干的思想。那么行讲的是什么呢?天行健,行讲的就是动。所以宇宙都是恒动的,包括我们属于阴的这个地球,刹那刹那,都是在动当中。
   由此也可以见到,阳是一个主体,阳是一个主导。曰月星辰,无时无刻不在动中,而《素问》很清楚地定位了阳就是动,阳躁阴静,躁者动也。自强不息就是永远在动,是恒动,有一天不动了,那就是宇宙结束的时候。 只有这样一个恒动, 这样一个自强不息,那么才有四时生焉万物育焉。干卦的卦辞讲到的“干元、亨、利、贞”是什么意思呢?就讲的是春、夏、秋、冬乃由干所生。乾天的这样一个恒动, 导致了春夏秋冬四时的产生, 所以后来《系辞》又讲到,“曰月运行,一寒一暑”。都是在讲这个运行,都是在讲动,动才有四时,才有这一切。这样一个脉络,我们是看得非常清楚的。另外我们看《说卦》 , 《说卦》也谈到“乾健也”,这个“健”是什么呢?《说文》里面讲到“健者,伉也”,我们现在最常用的一个词伉俪,也就是讲的夫妇,也就是讲的阴阳,也就是讲的道。而这样的一个伉,这样的一个配偶,这样的一个阴阳是谁来统管的呢?是乾来统管的,也就是阳来主导的。所以实际上阴阳的问题就落在了“乾者,健也”这一句话上。所以“乾者,健也”实乃研易之眼目,乃为医之眼目,同时也是行事之眼目。我们研究《易》这一门学问,我们行持医这样一门学问,我们为人处世,我们要立于不败之地,实际上都与它有关系,乃至于我们研究更广阔地学问,都跟它有关系。另外一方面,“健”的延伸意思,就是强有力的意思,那么这样一个强有力是说天之行强而有力,也就是说你要想象天之行,你要想强而有力,你必须要夫妇有统,阴阳有统,也就是说必须要有主导,不能够绝对的平均,这是《易》里面非常明确的思想,这是讲的《易》。下面我们还可以简单的看一看《内经》。 《内经》这样的思想更多了,像“阴阳应象大论”里面谈到的“阳生阴长,阳杀阴藏”就很集中的反映了这一点。这个问题刘力红在《思考中医》里面谈得比较详细,我们从一年四季,从春夏秋冬就可以知道,万物的生长衰老,实际上都是随阳气的这样一个生长衰老,阳气的这样一个变化而变化,这样的主导性是非常明确的。另外一个是《素问•生气通天论篇》提到的“阳气者,若天与曰,失其所,则折寿而不彰,故天运当以曰光明”,这里谈得很清楚,阳气是什么?像天像曰一样,世间的万事万物都离不开它,而人更加是这样, 它尤其是人的性命所系, 所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。这里大家注意一个“所”,为什么要用一个“所”,阳气有一个所,这个若天与曰的阳气有一个所,那么失其所呢,也就是说阳的这个相对的处所失掉了,人的寿命,人的健康就会受到威胁。这一句话实际上已经向我们透露了扶阳的消息。 你要想从思想过渡到理路,这里面就是一个窍,所以经典的东西往往就是一个字一个手眼,你把它解开了,后面的问题就好办了。你像“天地之间,=之内,其气九州岛岛岛九窍,五脏十二节,皆通乎天气”。不管你是五脏六腑,十二节都通于天气,也就是说都由阳气来主导,来把握。还有《素问﹒生气通天论》:“凡阴阳之要,阳密乃固,两者不和,若春无秋,若冬无夏,因而和之,是为圣度”,阳密在哪里啊?只有密在其所,才能有固。“因而和之”“二者不和”,“和”是什么呢?和就是有统的意思,也就是有主导。那么有统,有主导,阴阳就会不离不决,这就叫做圣度。所以这同样还是谈的一个问题。

相关热词搜索: 理路

上一篇:脉迟与脉数
下一篇:扶阳理路(二)

分享到: 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