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中医的平衡观
2011-08-18 11:46:11   来源:三九健康   评论:0 点击:

平衡是事物发展的普遍现象,是阴阳两种对立面保持相对协调、稳定运动的有序状态,是自然界万物保持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。中医理论所讲的平衡,不是绝对的平衡,而是相对的平衡.如人与自然、社会之间的平衡...

平衡是事物发展的普遍现象,是阴阳两种对立面保持相对协调、稳定运动的有序状态,是自然界万物保持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。中医理论所讲的平衡,不是绝对的平衡,而是相对的平衡.如人与自然、社会之间的平衡。脏腑的平衡,气血津液的平衡.阴阳的平衡,处方用药的平衡等等。中医平衡观思想可溯源于《易经》,如《系辞下传》日:“乾坤其易之门邪。乾,阳物也,坤,阴物也。阴阳合德,而刚柔有体,以体天地之撰。以通神明之德”,鲜明地体现了《易经》崇尚阴阳平衡和谐的主旨。《内经》对于平衡方面的论述也颇多,如《素间·至真要大论》日:“谨守病机,各司其属……疏其血气。令其调达.而致和平”:“以所利而行之.调其气使其平也。”平衡观作为贯穿于中医理论的核心。深入到中医体系的各个领域。兹简述于下。

人体生理、病理情况下平衡观的体现

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.气、血、精是这个整体的物质基础。它们组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循环体系,该体系就是中医的循环系统。这个系统在生理和病理中,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生理状态下,气、血、精互生互化。维持着一个有效的动态平衡,从而保证了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。气、血、精三者是互生互一化的,如《灵枢·决气》:“上焦开发,宣五谷味,熏肤、充身、泽毛,若雾露之溉,是谓气。”“中焦受气取汁,变化而赤,是谓血。”《血证论·吐血》则比喻为:“气为血之帅,血随之而运行,血为气之守,气得之而静谧”;《证治要诀》之“精者血之所化,巢元方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精血》之“肾藏精,精者,血之所成也”;唐容川《血证论》之“气乃先天肾水之中一点生阳,静而复动,化生精血”及《景岳全书》中的:“肾藏精得以化气”均作了很好的说明。气、血、精是构成人体及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源物质。气、血、精之间互相生化。互相制约,且在一定水平上维持着有效的动态平衡,从而维持和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。

人体的气、血、精平衡系统一旦破坏,由于它们的动态转化,必然要在某一新的水平达到新的平衡并暂时维持恒定:要么建立高水平的平衡——实证的病理基础.要么建立低水平的平衡——虚证的病理基础。在转换过程中若由于它邪侵袭或气、血、精自身病理产物的出现,便形成虚实夹杂的病机。“失常之气”就是致病因素,包括气虚、气滞、气陷、气逆、气闭、气脱六个方面。“气有余便是火”。可见“火”也是“气”的病理产物:血的病理产物包括血虚、血瘀、血热、血寒四个方面;“精”的病理产物可以归纳为水、痰、精瘀.精亏四个方面。而多种病理产物相互胶结使得病情复杂、变化多端、难以治疗。总之,气、血、精的平衡系统一旦被破坏则必然表现为气、血、精俱病.加之病理产物“火、“痰”、瘀”、“水”、“气”等又作为新致病因素的参与,从而使临床证情复杂,变化丛生。

中医治则中的平衡思想

中医学对机体健康的认识为“阴平阳秘”,治疗总则为“调整阴阳,以平为期”。治病即是使用药物之后。纠偏救弊,使机体恢复“阴平阳秘”的状态。协调阴阳五行.求得重新的平衡,是最基本的治疗原则。“壮水之主,以制阳光。益火之源,以消阴翳。”即表达了这种治疗大法。平衡观既强调矛盾双方对立的一面,因而有“寒则热之,热则寒之”,扶正祛邪,补不足而损有余等冶则:又强调矛盾双方依存的一面,所谓“扶阳以配阴”。“育阴以涵阳”,使五脏得养,精气两益,以达阴阳平衡之目的。协调五行关系也是恢复平衡的途径,正如历代医家所提出的“辛母泻子”、“培土抑木”、“滋水涵木”、“培土生金”等都体现了协调五行。使之归于平衡的原理。调和气血同样是协调机体使之处于平衡状态的手段。

由于临床病情复杂多变,根据平衡观的辨证施治又有正治和反治等法则。例如某些腹水病人。屡服附桂温阳利水剂,但病情每况愈下,虽温阳利尿是正治之法,但病程日久,阳损及阴,故服干姜、附桂不利。温阳及利水过甚又均可能伤阴。故采取滋阴清利之变法而获效。辨证必须正确对待阴阳变化,处方用药更当慎重掌握矛盾平衡。表里兼治,寒热并用,攻补兼施诸法。并要考虑人体气机的升降平衡。再如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,考虑其病程日久,肾阳式微,肾阴亏耗。治本不只治肾,尚需注意脾胃,以免湿浊上泛,脾胃升降功能失调。拟阴阳兼补,相须相济。防止阴阳离决。但浊气不降.清气难升.故要通腑泄浊兼芳香化浊。平衡观在肝病的方药组合上有着明显的体现。治肝之法,由于肝体阴而用阳.故疏肝不可太过,补脾不可太壅。养阴不可太腻,祛湿不可太燥,祛瘀不可太破。治肝之病。凡肝气郁结之证。疏肝理气的同时.更伍以重剂白芍以养肝血,使气畅而血和。遇肝阴不足之证,除以白芍、一当归等滋阴养肝外。常配以柴胡疏理肝气,以期血充而气达。

药物性能及方剂配伍中的平衡思想

中医的平衡观在药物性能及方剂配伍中亦有诸多体现。中药性能是对中药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,包括性味、归经、升降浮沉等内容。性味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及辛甘酸苦咸淡涩的不同属性,是药物功能的具体表现,更是药物治疗疾病调节阴阳失调的主要因素。前人将药物性味属性与阴阳特性紧密相连,认为温热与辛甘淡属阳,寒凉与酸苦咸涩属阴。药物性味的实际作用即是平衡思想;运用的具体形式,即以药物性味之阴阳纠正或消除机体偏盛偏衰之阴阳,从而总结出“疗寒以热药,疗热以寒药”,“实则泻其子,虚则补其母”等治疗原则。如治阳明经气分实热亢盛,《伤寒论》白虎汤以石膏辛甘大寒,制阳明经内盛之热;知母昔寒质润,既助石膏清泻肺胃之热,又能滋阴生津以润燥;再佐以甘草、粳米调和中宫,益胃护津,四药相合,清热除烦,生津止渴,共同纠正因阳热亢盛所致大汗、大渴、脉洪大诸证,恢复机体生理平衡。

归经是药物对于机体某一部分的选择性作用,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,以所治病证为依据的。中医将药物治疗部位与脏腑辨证、经络循行相结合,使药物更准确地发挥其纠正阴阳失调的基本作用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提出“五味所入”是对药物归属五脏规律及选择性作用的高度概括。酸入肝,其性收敛沉降为阴,善治肝失柔和,挛急作痛,阳亢眩晕;苦入心,其味降泄为阴,善治心火亢盛,疡疮肿痛;甘入脾,其性甘润补益为阳,善补后天之本,滋生气血;辛入肺,其性升散为阳,善发肌表外邪;咸入肾,其味软润通泄为阴,善治肾水不足之火。所以归经理论的确定和应用,就是将药物的平衡作用精确化、具体化。如黄连苦寒归心经,善清心火;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,善清肺胃之热;白芍酸甘微寒归肝经,善敛肝阴养肝血;芦根甘寒归胃经,善于清胃热养胃阴;盐制黄柏咸寒入肾,善泻肾火等等。

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的趋向性,它与所治疾病的趋势相对立,这种性能可以针对性改善或消除疾病,纠正机体功能,使之恢复平衡,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。如《伤寒论》旋覆代赭汤,方中旋覆花苦辛性温,下气化痰,降逆止噫,为君药;代赭石甘寒质重,降逆下气,为臣药;半夏辛温,燥湿化痰,降逆和胃,生姜辛温,祛痰散结,降逆止呕,两药合用,协助君、臣药,共奏降逆止呕、化痰下气之功,用治胃虚痰阻、气逆不降之痞满、噫气、反胃呕逆等。再如《脾胃论》补中益气汤,方中重用黄芪,味甘微温,补中益气,升阳固表;配伍人参、炙甘草、白术补气健脾,增强黄芪补中益气之功,用治脾胃虚弱、中气下陷所致的内脏下垂、脱肛、久泻等病证。

所谓方剂配伍中的动态平衡观是指方剂组成在遵循君、臣、佐、使总则之下,两种作用趋势或性质完全相反的药物同处一方,相反而相成,达到动态平衡的制方思想。例如《韩氏医通》交泰丸中肉桂,黄连的配伍:肉桂甘温,和心血,补命火;黄连苦寒,清心热,泻心火。寒热并用,相反相成,有泻南补北、交通心肾之妙,达到“心火下温于肾,使肾水不寒,肾水上济于心,使心火不亢”的心肾相交,水火既济的动态平衡。半夏泻心汤中黄连、黄芩苦寒降泻,半夏、干姜辛开温通。如此寒热补泻并用,调和脾胃,复其升降,达到脾升胃降,清升浊降的动态平衡。其他再如肝升肺降、提壶揭盖、宣上通下以及攻与补、散与敛、寒与热的配伍都体现了追求动态平衡的制方思想。 

相关热词搜索:浅谈 中医

上一篇:第一页
下一篇:中医平衡疗法--打开人体健康的钥匙

分享到: 收藏